面對即將成行的英國之旅
(喂 中間還有期末考啊!)

意外地讓我陷入自己對攝影的看法的反思中

"該帶什麼鏡頭?"

其實反映了要拍什麼主題這樣的含義

當然不是說望遠變焦拍的主題定焦不能拍

純粹是鏡頭的選用會對拍攝的過程與結果產生頗大的影響

幾經思量

還是把小黑五這個選項畫了個叉

盡管畫得很勉強

因為我總覺得能用長鏡頭拍出很棒的照片

這或許只是自不量力的自以為吧

哈哈



最近總覺得照片內容偏於空洞

減法用得太兇

結果整張照片的元素以及拍攝當下的主題都不夠鮮明

最後導致照片的重點被迫落在色彩的表現上

再加上英國行的器材選用令我絞盡腦汁

算一算

相機類的物品總計佔了快五公斤

但若換成Rollie底片機則不到1公斤也是夠拍

可是放掉這四公斤卻等於放掉了靈活的數位處理

對曝光以及色彩的掌控

我實在捨不得放不下

張雍拍的照片我不是很喜歡

但卻不得不承認它有著一定的價值存在

於是不禁又回想到唯心論的一派說法

但同一張照片不可能同時用20mm與200mm拍出相同的效果

那或許是我太貪心了吧?

現在回想起來

一年前我在書店翻著亂七八糟的攝影書

那時心中想著:

哇塞 我也要變成這樣的高手

能隨著內心的想法拍出令人喜愛的照片

那會是件多棒的事啊!

如果我努力學習應該可以達到那樣的程度吧?

然後時間咻地一聲就過了一年

現在看著自己的照片時

雖然還沒有十分系統化的作品

但我想已經達到甚至超出那時的期望了

可是...卻沒有因為這樣的發現而感到充實與愉悅

因為我發現攝影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

這次打包工作提醒了我

我追求的到底是單純的技巧還是思維的傳達?

我認為是後者吧

我們攝影是為了傳達某些想法

進而跟觀賞者產生出一種新的共鳴

就像先前的梵谷展-赤熱的靈魂一樣

技巧會隨著我們的死亡而帶進棺材

但寄宿在作品中的思維卻會流傳下去

就像現在的人們還是會為了梵谷的畫而感動一般

那既然我想追求思維的傳達

這些色彩曝光的技法該直接放棄嗎?

畢竟我不可能自己架設暗房工作室

作品的表現方式便受到一定的框架限制

自認不在天資聰穎的一群中卻很貪心

這兩邊我都想要

那要達成兩者間的空缺平衡的方法

或許還是跟一年前一樣

用毅力與努力來克服吧?

希望往後當我再回來看到這段文字時

會笑著感慨自己也有這樣的過去



說了一堆

要丟什麼東西進行李箱還是沒有結論

如果從此出清所有器材去換一臺底片機

剩下的錢算一算夠買臺帥氣的機車了

不過這麼做太需要魄力

我做不太來



好難決定



這段影片讓我不禁感慨

2010的今天電影已經不再是眼見為憑的一回事了

而技巧與內涵的平衡問題似乎也出現在電影的身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刺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